开yun官网入口登录APP下载 许小年教授:《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序言
2020 年 3 月 6 日
许小年教授:《商业本质与互联网》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许小年
互联网是20世纪的伟大创新,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从零售、金融、通信、医疗到教育、传媒、娱乐,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互联网的强烈冲击,行业格局和企业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消费互联网自21世纪初开始迎来了黄金时代,有迹象表明它的巅峰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即将结束。产业互联网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与数字技术齐头并进,机器互联、人机互联蓬勃发展,互联网进化为物联网。物联网的供给侧一旦与已经高度互联网化的需求侧对接起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生态和商业模式,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谁也无法预测。
有多少创业者和投资人抓住了消费互联网的历史机遇,一跃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洪流中,创立了谷歌、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科技公司kaiyun体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宠儿。然而更多的创业者却在走向辉煌的路上陨落,数亿的投资随着他们的失败而打水漂。一位将军的成功,是成千上万人的牺牲换来的。创新是否必然要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我们能否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在未来的创新活动中少走弯路,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创新的理解。在查阅文献后,笔者发现了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
哈佛大学奥地利经济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云开·全站APP登录入口,创新是对现有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破坏,即“创造性破坏”。职业经理人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按常规管理企业,但他们不可能创新,因为创新意味着颠覆他们精心维护的现有体系。创新是企业家独有的、唯一的功能。成败取决于企业家的直觉和勇气,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擅长的计划和执行。用来形容企业家的词汇是“主动性”、“权威性”、“远见卓识”、“智慧和意志的巨人”。他们的行为更适合用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来解释。1
在熊彼特看来,第一,企业家具有超凡的思维方式,他们从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中产生创新的思想。面对尚不存在、难以预测的未来,没有数据可以参考,没有法则可以依靠,他们只能根据经验和模糊的感觉做出重大决策,虽然不能清晰地解释决策的逻辑,但能够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事后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第二,企业家具有自由的心态和拼搏的冲动,否则就无法承担创新的重任。他梦想着找到一个私人王国,用梦想的实现来证明自己的优秀。他渴望成功,不是为了成功的果实,而是为了成功本身。他积累财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而是为了投入更大的事业。企业家享受创造的乐趣,因为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智慧。他寻求困难,为了改变而改变,把冒险当成一种乐趣。 第三,企业家敢于面对传统社会观念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善于抓住机遇,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说服人们接受新事物。在这里,他运用的是他的意志而不是他的智力,他的个人威望而不是他的独创性。
熊彼特把创新归因于企业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心理和认知风格;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创业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种性格特征。它基于概念和理论,而不是直觉。”2德鲁克也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而不是做一些比已经做过的事情更好的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需要一类特殊的人才——企业家来完成这一使命。德鲁克进一步阐述道:“创业之所以有风险,主要是因为在所谓的企业家中,只有少数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大多数人缺乏方法论,违反基本的、众所周知的规律。”
本书沿袭了德鲁克的思路,用经济学原理来分析互联网相关的商业模式,试图验证一些“基本的、众所周知的规律”,并提供案例供读者研究创新方法论。这些规律绝不是商战制胜的秘诀,也不大可能被用在新技术、新产品的设计中,而只是有助于思考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避免明显的误区,减少试错成本和资源浪费。
我倾向于把熊彼特和德鲁克的理论结合起来,把前者看作是对颠覆性创新和创新型企业(创业公司)的观察和总结,而后者则是以大公司为主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创新,大公司多是进行改进型创新,目标比较明确。互联网时代颠覆性创新的典范非乔布斯莫属。熊彼特在书中描述的企业家的几乎每一个特质,在乔布斯的真人身上都能找到: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创新者,一生的目标是“在宇宙中留下痕迹”。德鲁克更像是在给公司高管上课,引用贝尔实验室和通用电气的案例,打破“大公司不创新”(熊彼特观点)的偏见,认为创新和创业是可以学习的,告诉企业如何管理创新,如何制定创新策略,从哪里获得创新的灵感。
自始至终,前人的智慧指导着作者对本书的构思和写作。
本书的结构如下。第 1 章介绍互联网之前的网络,包括交通运输和通讯。我们以铁路网络为例,说明是技术、市场和企业的互动将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第 2 章讲述了互联网的简史。第 3 章和第 4 章是本书的理论基础,对读者来说可能比较枯燥,尤其是第 4 章,利用排列组合公式推导出网络特有的梅特卡夫效应,显得有些复杂。鉴于这个效应对后续章节的重要性,希望对数学公式不太熟悉的读者能够大致掌握梅特卡夫和双边市场效应的原理。
本书的其余章节都是应用分析。
第5章基于对零售商业本质的理解,从效率和顾客体验的角度对线上电商与传统门店进行了比较,预测这个行业的未来是多种业态将长期共存,不可能一家独大。第6章探讨了P2P商业模式的先天缺陷,展望了互联网小额信贷的未来和实现路径。第7章强调了进入壁垒在平台战略中的作用,认为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是建立和维持平台的关键。第8章将几种“共享经济”模式等同于在线租赁和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并探讨了自由开源软件运动的两种可能动机:精明的商业策略和改变世界的愿望。在本章中,我们还批判了《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的主要结论。
第9章围绕一家传统服装制造企业的转型,讲述数字技术与产业互联网的故事,基于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不同属性,推测其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第10章结合两家公司的经验,勾勒出数字化与物联网公司的组织架构。虽然我国数字化与物联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的创新,或将改写管理学的经典结论。第11章再次引用第3、4章的各种经济效应,给出互联网公司估值的概念框架,并借助复杂系统的研究成果,论证股市所谓的“非理性”与基于规则的理性决策并不矛盾。
本文由许小年教授撰写
《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一书的前言。
参考: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王永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83-84。
2.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蔡文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3
3.沃尔特·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记[M].关彦琪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kaiyun体育登录网页入口,2014。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