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娱乐下载入口 王羽潇: 拿到亿元级融资后,春雨医生往何处去?
9月10日,春雨医生正式宣布获得1亿元E轮融资,由搜狗领投,华信基金、华金基金跟投。但其实,本轮领投方早在去年12月就已敲定。
2019年8月,王欲晓接任春雨医生CEO时,公司账上的钱只够维持5个月。搜狗等投资方的E轮融资问鼎娱乐下载入口,让春雨医生有足够的时间继续践行初心和使命。春雨医生要改变医学,“点亮传统医学路灯没有照亮的世界”(张锐语)。
2011年成立的春雨医生和当时成立的很多公司一样,旨在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颠覆行业。九年后,餐饮、出行、金融等行业都被移动互联网颠覆,美团、滴滴、蚂蚁金服等巨头纷纷涌现。
在医疗行业,走上颠覆之路的春雨医生一度突飞猛进,获得多轮融资,2015年拆除VIE架构,准备在国内上市,但后来经历了新三板停牌、创始人去世、企业战略漂移等重重困境。
更大的挫折在于,医疗行业似乎很难在短时间内被颠覆。在北极光创投、红杉中国等接受《财经》采访的投资人看来,这种模式根本就不成立。
九年过去,互联网医疗行业看似才刚刚起步,以微医、丁香园、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公司,业务大同小异,在线问诊、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健康科普等业务几乎成为每家公司的标配。但其实它们各有侧重,每家公司都在诞生时的“基因”指引下,朝着自己设想的商业路径演进。
对于春雨医生来说,它的方向从诞生之日起就由其基因决定:深度连接医生与患者,打造中国最大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空中医院。
在这个“神圣”目标的指引下,春雨医生曾经错失了很多,春雨曾在互联网医疗的诸多细分领域,比如健康科普、医美等开辟赛道,但在这些垂直领域却失去了发展机会。阿姨助手、春雨计步器等,都成为了现在春雨医生APP上被折叠起来的普通插件。
“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给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巨大的机会。以春雨医生为例,最重要的数据表现是,已经连续8个月实现盈亏平衡。‘终于看到一丝曙光了’”,王欲晓感叹道。
获得融资后,春雨开始招人,准备搬新办公室,开启更多的商业尝试,最近在做的是孵化保险子公司,和前海再保合作,利用春雨平台上积累的医保数据,发展医保,探索从问诊到医院、药品、慢病管理、新型健康险等融合的医疗健康服务。
昨日,王欲晓在北京海淀768创业园接受了《财新》的专访。
危机与融资:公司资金仅够维持5个月
《财经》:本轮融资规模大概多少?融资之后春雨会重点布局哪些领域?
王欲晓:我们把一个亿以上的资本定义为战略融资。其实2015年,张锐在创办春雨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思路,提出了“五角星”模型,包括医生、患者、医院、医药、医疗器械、保险,还有五个终端。这是一个完整的架构,怎么连接、用什么方式连接,都可以进行创新。
在“五角星”里,我们最早最成熟的核心能力是医患连接,我们在行业里最用心做在线医患问诊这个领域,接下来会重新点亮医药和慢病管理,所以这一轮我们后续的投资者都是有医疗背景的基金和公司。但我们的做法不是单纯从医疗走到医药,而是医药和保险同时点亮。
(五角星模型由李泽坤制作)
《财经》:您是如何促成这两轮融资的?为什么投资方在这个时间点选择了春雨?
王予晓:去年8月我接手春雨之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融资,拜访了很多投资人,包括王小川(搜狗CEO)。我第一次拜访小川的时候,我记得他开场白:他说:春雨医生是移动医疗的一面旗帜,他非常尊重春雨。去年10月我和小川有一次很深的聊,这次我们可能在底层价值观上达成了共识。最后他说他很高兴接手春雨,我感觉这个公司的创始精神又回来了。
《财经》:当时春雨账户上的钱可以维持多久?
王欲晓:不到半年,融资压力还是很大的。10月份经过深入讨论后,我们去了搜狗问鼎娱乐下载链接入口问鼎娱乐下载入口,和他们的团队进行了几轮交流,觉得双方在业务上有很多共同的想法,一拍即合。搜狗的投资团队进场看了春雨的基本面,很快就决定投资,他们判断春雨的价值被市场低估了。
这笔钱是今年1月份到账的(3月份工商变更完成),给了我们很大的勇气,让我们在疫情期间全力以赴做大型义诊,疫情期间春雨的日高峰问诊量增长了10倍,流量激增。从今年1月份开始,春雨已经连续8个月盈亏平衡,这是9年来首次实现连续8个月不亏损甚至略有盈余。
随后,多家基金主动联系春雨,看到公司基本面转好、新业务布局初具雏形后,后续投资者华信、华金基金也迅速跟进。他们隶属于天士力资本,在医药行业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其深厚的行业经验为春雨设计如何打通五角星的医疗链路提供了许多洞见。
《财经》:春雨股东人数众多,包括多名自然人股东,股权分散是否会对决策和管理产生影响?
王欲晓:说实话会有些影响。比如开会、融资、做工商变更,都需要跟大家一一沟通,确实会影响效率。但好在春雨的股东们对公司非常支持,最后能够达成共识。
毕竟我们公司所经历的不是每一家公司都能经历的,如果太急功近利的话,这些股东可能早就走了,但事实上,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一直在陪伴和帮助春雨。
质疑与坚持:“我不太喜欢‘轻度咨询’这个词”
《财经》:能具体说一下您目前的收入吗?收入的规模和结构是怎样的?
王欲晓:营收已经达到一个亿,在线问诊的收入占了76%;我们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数据,复购率非常高,每年的复购率是86%,这几年一直这么高。另外春雨整个平台的问诊量来自于APP,占比50%多一点;另外一半来自于开放平台,包括泰康保险、华为手机等600多家公司,还有一些搜索引擎平台。还有医疗服务等等,他们背后的服务商就是春雨医生。
给药企提供的数字营销服务占比不到20%,部分收入来自春雨健康站,为社区居民提供血氧、血压、血糖、眼底筛查等检测,以及日常健康咨询和绿色通道服务。春雨健康站是服务普通百姓家门口健康守门人的终端,有春雨健康站的社区,从疫情发生的第一天起,基本就开始协助物业进行公共卫生防疫宣传,组织社区进行血氧浓度筛查、体温筛查等。
(图片来自:春雨医生,海若静拍摄)
《财经》:在线问诊已经成为互联网医疗/医药公司的标配,春雨的做法有何不同?
王欲晓:从企业基因上来说,春雨和其他头部移动医疗公司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我们的创始人是互联网行业出身,互联网思维永远把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所有产品的设计都会围绕用户需求来做,这一点深深植根于春雨的基因里。
第二,要走轻模式,强调线上连接、互联网化解决方案和大数据能力,当一个线上问诊产品足够成熟稳定,并且性价比好的时候,可以融入到很多产品中,最终到达患者手中。
春雨为何坚持低价策略?一方面是因为互联网的精神就是普惠;另一方面,价格足够低,才能和其他产品结合。比如健康商业险服务套餐,一次咨询收费50元,如果一年提供12次服务,这个费用就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
在春雨平台上,有专家、主任一次问诊收费几百元,但主力军是大量腰部医生,也就是30-45岁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目前整体平均客单价大概就在十几元,正是因为价格低,患者才敢问,这也是春雨平台问诊原始数据特别多、长尾数据丰富的原因。我们有很多长尾数据,包括一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你可能在春雨上就能找到医生的解答和同病相怜的患者。
《财经》:其实很多业内人士对“轻医问诊”模式都提出质疑,您怎么看?
王欲晓:我一直不是特别喜欢“轻问诊”这个词,其实我们更习惯用“在线问诊”,因为春雨用户问的问题都不轻,很多都是大病,有的在线寻求第二意见。比如西安的一位用户发现父亲肺部有问题,当地医院的医生诊断是肺癌,儿子把片子放到春雨平台上,4位专家给出了意见,有3位专家给出了3种意见,其中3位专家认为是肺结节,但最后核实不是肺癌。
因此,说到轻问诊,人们可能会产生错觉,以为只是问一些感冒发烧等小病,其实不然,春雨的问诊内容包罗万象,它之所以在早期给人一种很轻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它描述了它的价格和问诊方式。
《财经》:跟医生分成大概占多少比例?在各大平台争夺医生的情况下,你们如何提供医生运营服务?
王欲晓:很多平台的分成比例是40:60,而我们的分成比例大概是20:80,这也是很多医生愿意和春雨平台一起成长的原因之一。对于任何一个问诊平台,医生留下来最基本的就是有问有答,有钱赚。春雨会鼓励那些努力工作、精益求精医术的中青年医生,给他们更多的流量。
在线问诊已经成为行业的标配功能,但每家公司的做法都不一样。春雨不会过多干预医生的回答内容,会保留更多每个医生原有的特点和差异。从积累的问题和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年和去年同一医疗领域医生诊疗方案的演变。可以说,春雨的问诊是现实医院场景中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我们也会提供培训,让资深医生指导初级医生,分享优质医疗案例,医生们会阅读并进行学术讨论。
在医生的回复过程中,我们的系统会有结合问诊场景和关键词识别的智能工具,自动弹出温馨提醒,提高服务温度;还有与疾病、检查、药物相关的科普词条,让患者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
数据与闭环:“春雨与保险的连接将产生巨大价值”
《财经》:您刚才提到新一轮融资会用于探索医药和医保两个业务,为什么会选择做问诊结合的医疗服务呢?
王欲晓: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觉得医患关系是一个整体行为,如果只有问诊而没有后续的解决,患者其实是不满意的,很多患者希望能够有一个闭环的服务,这个闭环的完整性和顺畅性也很重要。
《财经》:闭环里面还存在一个支付的问题。
王欲晓:对。现在有三种付费方式,社保、商保、自费。过去9年,春雨平台所有付费方式都是自费,线上问诊全部是自费。我们要把保险这个端点打通。春雨平台和保险的打通,会产生巨大的价值,这是市场上没有人看到的。
《财经》:为什么呢?
王欲晓:大多数人觉得我们都是互联网平台,如果要跟保险打通,就相当于把保险卖给客户,这不是变现的平台吗?但在我们的保险战略中,我们还是把用户需求作为第一出发点,把9年问诊积累下来的有价值的、互不干扰的问诊、处方数据进行加工,探索开发市场上没有的、但广大患者非常需要的医疗保险产品。
《财经》:我去年就听您提到过健康险业务将会有大动作。
王欲晓:是的。我们孵化了非常好的保险子公司,和前海再保险公司合作,即将推出一款非常特别的健康险产品。比如北京的门诊医保自付额是1800元,这个自付额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不太合适,比如说一年的医疗费用如果低于1800元,那么你就需要自掏腰包。这款健康险是针对小病门诊的,为用户提供每年12次免费在线问诊,最高5000元药品保费,以及1小时内送货上门。
为什么这么多健康险公司,没人能做出这么全线上的门诊险产品?为什么市面上大部分医保都在亏钱?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保险公司不知道这些小病小灾从哪里来,日常的数据让保险公司无法精准计算出一款险种应该卖多少钱。
《财经》:春雨参与了这款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吗?
王欲晓:是的,我们深度介入。我们九年来积累的医疗问诊数据,是这个健康险产品精算的根本依据。在行业中,保险公司获取医疗数据的方式是跟医院、医保局合作。在医院场景下,问诊的数据很多都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扭曲的,比如保险公司用靠药品支撑医生的利润链下产生的数据去设计产品,产品价格肯定会被扭曲的比较高。
对于春雨平台来说,我们的数据可以天然地支撑一个医疗保险产品的诞生,从数据到创新的健康险产品的转化,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步,这个产品包括咨询和医疗服务,相当于给用户提供了解决方案。
《财经》:在行业里,现在最重要的资产确实是数据。
王欲晓:其实春雨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做数据清洗和结构化了,我们跟中科院联合建设了健康大数据实验室,所以春雨是有数据基础和基因的,这是朝着新健康保险产品转型的重要一步。
海洋与岛屿:“移动医疗仍处于早期阶段”
《财经》:春雨当前面临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有哪些显著变化?
王欲晓:这次疫情对于互联网医疗来说,就像是一个加速器和放大器,疫情让每个公司都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核心优势。我觉得春雨的在线问诊能力在疫情期间经受住了考验,疫情期间各个公司都在招募医生、进行问诊,春雨的医生数量足够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无限制地进行义诊。
同时它也是一个加速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互联网医疗,加速器会带来利好,但也会给每家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考验公司能否抓住机会扩大优势、开拓新的业务线。另外,行业内还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进入,未来市场会进一步扩大,每家公司的压力也会加大。
《财经》:现在市场上很多人感觉春雨在同类型公司中已经明显落后了,您觉得春雨现在处于第几个档次呢?
王欲晓:移动医疗已经出现近10年了,但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没有一家公司敢宣称自己是市场的主导者,大家都只是市场的一小部分,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长。对于浩瀚的移动医疗行业,我觉得谈梯队这个概念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大家的商业模式都不一样,怎么能比较呢?从发展路径上看,有的靠集团优势做大,有的靠卖药赚取巨额收入,有的则赋能医院,每个公司的本质都是不一样的。
在互联网行业这个相对高频的赛道,只有头部企业才能存活下来,比如美团、滴滴等。但在医疗这个相对低频的赛道,各家企业只能在大海中各尽所能,占据属于自己的岛屿,朝着自己的商业道路演进。合作共赢、优势互补,才能拥有更大的未来。
《财经》:春雨可以说是“二次创业”吗?
王欲晓:可以这么说,春雨医生在2016年之前增长很快,但是2016年被黑天鹅重创了,前几年都在低谷中波动,现在好像在往上爬。不要以为我们拿到了融资就能站稳了,我们已经起来了,但是还要努力,以前是艰难地爬,现在是跪着爬,希望有一天春雨能重新站起来,重回巅峰。
《财经》:春雨选择的道路,是否让它错失了太多机会?能在医疗领域打造一个小而美的垂直平台,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王欲晓:做垂直业务确实比较容易,张锐选择的这条路确实太难了,如果我自己创业,我会做一个小而美的平台,专注一个领域之后,可以很快实现。有时候觉得张锐的梦想和野心太大了,一开始就想做一个颠覆性的平台,这条路太难了。
《财经》:那您为什么还坚持呢?
王欲晓:我以前在中国航天界工作过,看到过一句名言,“我们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肯尼迪总统为登月动员的演讲)。我们在医学领域做这么难的事情,也有类似的精神支撑着我们在医学领域的探索。总得有人来做这件事吧?
(作者为《财经》研究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我要评论